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在,主动大规模召回的事也屡见不鲜了,不过像理想汽车这样把一个年款车型几乎全部召回的事件也算是行业独一份了,当然态度值得肯定,有错就认,主动担责,也是再次想赢得消费者信任,不过消费者买不买账也是另当别论了。
10月31日,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5年11月7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生产的2024款MEGA,共计11411辆。
此次召回涉及2024年销售的所有MEGA车辆。杰兰路数据显示,2024年MEGA销量约1.1万辆。
此次召回和10月23日晚在上海发生的一起2024款MEGA行驶中起火有关,车主在车辆起火之后,顺利打开车门逃生,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十亿除了买信任,还要买未来
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召回方案,其要为24款MEGA免费更换冷却液系统、动力电池及前电机控制器,单台车施工需1个工作日。
这可不是简单的更换配件那么简单,相当于给硬件做了个翻新,纯电汽车最贵的就是电池,而理想MEGA搭载的宁德时代5C麒麟电池包(含电控系统)成本保守估算为12万元/台,11411台车该项支出达13.69亿元,占总成本的81.1%。
前电机控制器因采用800V高压碳化硅方案,单台成本约5000元,合计5705.5万元。冷却液系统及相关配件更换成本1500元/台,总计1711.65万元,三类核心配件总成本达14.56亿元。
此次召回,理想汽车杂七杂八加起来差不多将近二十亿的成本支出,而理想汽车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是11亿元,相当于第二季度白干,还要搭进去不少钱。
按理说,理想汽车已经把说了此次自燃事件是MEGA使用的该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形,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才进行召回,按理说理想汽车这是把自己摘干净了,更换冷却液就好了,但为何却还要自掏腰包花费大价钱进行召回进行更换电池包?
这对于精打细算的理想汽车来说有点不符合常理了。
其实这背后也是理想汽车的无奈,第一点就是车辆确实存在问题,不进行召回修复的话,未来不能排除再次自燃的风险;第二点就是理想汽车基于纯电市场的考量,目前理想汽车已经吃完了增程时代的红利,大踏步进行纯电转型,在最关键的时刻,理想MEGA却不合时宜的自燃了,所以为了后续纯电产品考虑,理想汽车这个大手笔的召回也是在给未来投资。
对于此次召回,有网友认为,理想能够主动道歉,并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是企业负责任的表现;不过也有人并不为理想的回应买账,甚至觉得是理想并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为此次MEGA无碰撞燃爆及召回事故,可能再次影响MEGA的销量。
实际上,不仅仅是MEGA产品,在事故发生后,不少理想的纯电产品i6、i8的用户也对车辆安全性表示担忧。
理想转型纯电,挑战多多
从交付数据来看,理想汽车11月1日公布的交付信息显示,2025年10月,该公司交付新车31767辆,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约达38%。
根据乘联会数据,前三季度,除理想L6外,理想L7、L8、L9的销量均下降超过30%。9月,理想L系列每款车型销量均出现下滑。总体来看,前三季度,理想销量约为29.7万辆,同比下滑13.1%。
财务方面,二季度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理想汽车总收入为302亿元,同比下降4.5%,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下滑0.4%。根据Wind数据,这是自2021年Q1至2025年Q2的18个季度中,理想首次出现单季度营收下滑。
如此大幅的交付量下滑,也导致理想汽车股价连续下跌的重要诱因,再加上近日理想汽车宣布召回MEGA2024款汽车一事,更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交付量是衡量车企市场表现的关键指标,交付量的大幅减少,意味着市场需求可能减弱,或者企业自身生产、销售环节出现问题,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此前快人一步的理想靠着增程产品,在市场上可以说是大杀四方,L789不仅带来了销量,也让理想快速盈利,但一招鲜吃遍天在汽车市场已经很难再现了,目前各大自主品牌与新势力都推出了与L系列对标的产品,性价比更高,产品体验甚至可以做的更好,除了半价理想的零跑以外,还有问界M8与M7,还有领克900与吉利M9等等。
与此同时,品牌溢价能力也出现波动,2025年理想汽车单车均价降至33万元,较2023年减少4万元,在鸿蒙智行、蔚来等品牌的夹击下,产品竞争力优势逐渐弱化。
所以理想增程系列销量下滑也是必然,转战纯电市场也是大势所趋,不过纯电市场也存在着诸多挑战。
尽管理想汽车已加速推进纯电转型,7月推出纯电车型i8、10月发布纯电i6且订单量突破3万,但受限于新车尚未进入批量交付阶段,短期内无法填补增程车型留下的销量缺口。
在纯电市场,除了特斯拉以外,已经耕耘多年的小鹏、蔚来等新势力车企已经拥有相当多的拥趸,还有凭空出世的小米汽车,中高端纯电市场可以说是已经基本固化,对于蔚来小鹏等早就耕耘纯电市场的车企而言,理想是已经把增程市场的钱挣完了,如今还想继续在纯电市场抢饭吃,这是真的不能忍的,所以蔚来在乐道L90与ES8上也是对理想产品进行了拦截式定价。
理想汽车转战纯电的念头由来已久,作为首款纯电产品的MEGA也是命运多舛,此前就因为设计遭遇滑铁卢,如今在理想大举进攻纯电市场的档口却不合时宜的来了一把火,可以说是直接给理想汽车纯电发展按下了减速键。
不过从长期主义来看,此次理想召回可以说是百利无一弊,既解决了问题,也挽回了一些品牌形象,对于后续纯电产品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理想这二十亿的大手笔投入也不亏,至少让理想长记性了,以后理想汽车也将完善冷却液等基础材料的验证标准,优化预警响应流程,进一步夯实纯电产品的安全底座。
毕竟用户可不想买一辆纯电车,还要练习快速求生能力,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新能源市占率稳定在50%以上的2025年,真的是太魔幻了。
上一篇:赛力斯携问界M9亮相乌镇峰会 集中展示智能网联技术实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