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水加注口巧藏于经典进气口之下,省去前舱盖复杂机构——这款充满法式巧思的纯电小车,正以中国速度与供应链,有望重塑欧洲汽车业的未来。
雷诺在中国的社交平台近期高调官宣,全球首发的全新纯电车型Twingo E-Tech。虽然新车并不会在国内销售,但是对于雷诺而言意义重大,更像是一次跨国协作模式的深度实验。
这款定价低于2万欧元的平价电动车,采用独特的“法国设计、中国研发、欧洲生产”模式,在21个月内完成了从概念到量产的全部过程,较传统开发周期缩短超过三分之一。这款小车制造模式“跑通”,将给其他国际车企带来重要参考。
在“萎缩”市场中发现新机遇
普遍观点认为,欧洲的A级车市场正在“消亡”,市场份额已萎缩至不足5%。许多人将原因归结于需求不足。但雷诺的洞察恰恰相反:问题的核心并非需求消失,而是供给侧的严重缺位。
欧洲消费者始终需要高性价比的城市通勤车或家庭第二辆车。但由于制造成本、法规合规性与用户需求难以平衡,许多制造商干脆选择了退出。
雷诺集团首席增长官Fabrice Cambolive表示:“小型车细分市场‘曾被所有制造商放弃’,但‘这一细分市场将是推动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雷诺敏锐地识别出这个由供给侧造成的市场空白,并将其视为重要的增长机遇。
全球接力赛式的新模式“降本”
为了实现速度与成本的双重突破,雷诺构建了一套独特的跨区域协作模式。整个开发过程如同一场分工明确的全球接力赛。
第一阶段概念设计由法国雷诺技术中心完成,团队利用专为小型电动车设计的AmpR Small平台,高效完成概念设计与定型。
第二阶段研发工作则由位于中国上海的雷诺集团中国研发中心主导。这里的百人工程师团队与本土供应链生态紧密协作,在短短9个月内就交付了第一台工程原型车。
第三阶段生产制造将交由斯洛文尼亚Novo Mesto工厂承担,预计2026年初上市。
这种模式的精髓在于它不再是单点作战,而是将欧洲深厚的技术底蕴与中国高效的创新速度进行了完美嫁接。
从概念冻结到最终量产,Twingo E-Tech的开发周期仅21个月,较传统项目缩短了1/3以上。雷诺中国CEO苏伟铭强调,这种速度的实现并非依靠加班,而是源于一场彻底的“流程化改革”。
雷诺集团中国工程副总裁Jeremie Coiffier分享了实现大幅提效的三大关键秘诀:协同化体系运作使底盘、电池、内饰等团队在虚拟样车完成后并行推进;决策流程从“以周为单位”压缩至“以日为单位”,实现问题不过夜;采用“80/20”风险管控策略,在可控风险下持续推进项目,以时间收益覆盖潜在返工成本。
这种项目管理理念的改变,让团队不再追求100%完美无缺才进入下一阶段。
从一款车到一种新模式
在Twingo E-Tech项目中,雷诺反复强调的“中国供应链生态”,其优势绝不仅仅是“便宜”,它代表的是一个成熟、高效且充满创新活力的完整体系。
雷诺整合中国供应链生态,筛选宁德时代、福耀、敏实等30家头部供应商合作。整车46%的采购金额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采购策略坚持与直接决策者谈判,并优先选用已量产成熟产品,大幅缩短确认周期。
这套务实的策略带来了惊人成果:相比初始预算,开发费用减少50%,模具费用节省40%。另有数据显示,开发成本降低72%、模具成本降低31%、零部件成本节约29%。
Twingo E-Tech的成功促使雷诺决定将后续Twingo家族车型,包括达契亚和日产的A级车,均交由中国研发中心主导研发。
雷诺集团在华推行 “3+I”国际合作框架,聚焦速度、未来技术、成本竞争力与国际市场四大导向。在这种新模式下,通过整合全球资源与本土生态,传统车企不仅能转型,更能引领行业变革。这种模式的成功也让其他欧洲车企看到了应对中国竞争的新路径。
大众、Stellantis等劲敌正加速布局低价电动车市场,前者计划2027年推出售价约2万欧元的ID.Every1,后者则与“价格屠夫”零跑汽车合作推出1.9万欧元起的T03。在价格和市场定位上,都将对Twingo形成直面冲击,但是显然雷诺新模式在时间和成本方面,都领先一步。
当这套跨国协作的新剧本被验证,问题已不再是传统车企能否成功转身,而是谁将成为下一个掌握这套全球新打法的高手。
上一篇:X9增程装发动机换小电池价格还不便宜,小鹏真的是在开倒车?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