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评论 > 正文

智己汽车双车发布年底上市 支持无线充电

来源:汽车信息网 | 2021-01-15 09:23:11
1月13日,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智己汽车,正式发布了两款新车型,分别是智能纯电轿车和智能纯电SUV,相比蔚来在NIO发布的ET7,智己汽车的轿车产品也有不少独特的亮点。支持无线充电、最大续航接近1000公里,支持激光雷达硬件升级等。

中国汽车新闻网1月15日讯 1月13日,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智己汽车,正式发布了两款新车型,分别是智能纯电轿车和智能纯电SUV,相比蔚来在NIO发布的ET7,智己汽车的轿车产品也有不少独特的亮点。支持无线充电、最大续航接近1000公里,支持激光雷达硬件升级等。

另据官方发布,智己汽车的纯电轿车量产版车型,将于4月上海车展期间接受全球预订,今年年底上市,明年向车主交付。而同台亮相的纯电SUV车型将在明年上市。另外,现场还发布了智己汽车的LOGO,看起来有点像音乐符号,它由两个圆点、两条斜线构成,其实蕴藏着从0到1的数字密码。

续航近1000公里 支持无线充电

在用户最关心的三电系统和续航方面,智己汽车新车全系标配93kWh电池,高配选用115kWh电池。并首次采用的掺硅补锂技术,大幅度提升能量密度,最高续航里程接近1000公里。而刚刚在NIO DAY上发布的蔚来ET7搭载150kWh电池、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车型,要到2022年四季度才能交付。

此外,智己汽车还在发布会表示,新车电池20万公里零衰减。安全性方面,通过电芯材料配方优化、专利成组技术隔热阻燃,以及M.A.S一体成型铸铝电池壳体封装技术,打造“永不自燃”最高安全等级。新车还支持无线充电,通过装备11KW大功率无线充电设备,可在一小时内充10.5度电,相对于快充电桩来说,效率还不够高,但胜在方便,能够做到“无感补能”。

这次发布没有涉及到电机、驱动形式以及新车性能相关信息,预计很可能在4月上海车展接受预订时发布相关的信息。

自动驾驶预留激光雷达硬件升级

在智能驾驶系统方面,新车搭载英伟达Xavier (30~60 TOPS)、15个高清视觉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实现全场景、超视距全路况感知,跟蔚来ET7基本属于同一水平。同时预留了激光雷达硬件升级接口,支持英伟达Orin X(500~1000+TOPS)和3个激光雷达的升级能力,目前新车没有配置激光雷达。

零接管功能包括记忆泊车&唤车、自动代客泊车、红绿灯识别及自动通过路口、防加塞&自动躲避障碍物、根据导航路径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以及Super Pilot、Traffic Jam Pilot、追尾报警等。从功能实现上看与蔚来、特拉斯的智能驾驶功能不相上下,不过没有提到会单独收费,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可升降隐藏贯穿式超大高清屏

智己汽车车内中控台贯通式的39 寸Incell巨幅显示大屏,可根据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进行智慧分屏升降。12.8寸的2K AMOLED曲面智控中枢屏,看起来还不错。整个内饰设计还是走简约风路线,没有多余的东西呈现。在用料上也会比较考究,包括来自德国的小牛皮、意大利的实木饰板等。

而内置的是IMOS操作系统,实现了流畅的无界多屏交互体验、场景化沉浸式体验,灵活多变,用户可自由定制。同时,底层采用多核异构中央智慧调配,可完整兼容车端操作系统。作为上汽和阿里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推出的产品,在智能车机系统的表现不会差,毕竟已有的斑马智行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了。

其他亮点配置

新车是由F1三大车队之一的Williams(威廉姆斯)专业底盘调校团队亲自操刀,相信会有不错操控表现。配备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悬架的全铝底盘、线控制动系统和线控AKC后轮转向系统、以及CDC智能电控悬挂系统。从曝光的信息上,智己的轿车不逊于定位豪华的蔚来ET7。

智己汽车轿车车顶有一个凸起,那个地方不是激光雷达而是一个拍照设备,支持180°无畸变超广角、4K高清视频拍摄、超级夜景,高动态范围、延时摄影、慢动作摄影等多种模式,拍摄之后能够通过车机来分享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这个地方或许就是为激光雷达预留的升级位置。

另外一个值得说的就是智能灯光系统,通过整车感知系统,识别道路变窄工况,提前自动触发示宽光毯。并能自动适配车道线绘制光毯。后尾灯支持个性化的DIY灯语,显示各种提醒和交互。车门支持电动开闭,上下车更有仪式感。

总的来说,智己汽车的推进还是比较迅速的,一下子就亮相两款新产品,新车亮点还是挺丰富的,也有一些独到的东西,比如无线充电、可升降大屏等。而接下来的考验就是上海车展,如果能有一个惊喜的价格,相信是能打动不少用户的。从发布的新车来看,这款轿车整体看起来还是非常不错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瑞萨与微软合作 提升网联汽车研发效率
下一篇:车市决胜下半场马太效应加剧 中国品牌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