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 正文

从大滑坡到逆势增长,北现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汽车信息网 | 2017-06-27 08:33:34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活的强化、扩大。” 在去年,北京现代销售114万辆,继2013年之后,连续第4年年销过百万辆,并在中国实现累计销量达800万辆。就在北京现代向千万俱乐部大跨步迈进之时,谁也不会想到突然会面对艰难时刻。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活的强化、扩大。” 在去年,北京现代销售114万辆,继2013年之后,连续第4年年销过百万辆,并在中国实现累计销量达800万辆。就在北京现代向千万俱乐部大跨步迈进之时,谁也不会想到突然会面对艰难时刻。

在过去的半年里,尤其最近三个月是北京现代最为艰难的时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销量大幅下滑,此外还有来自外部的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影响、自主品牌的冲击等等,都将这家韩系企业在华发展置于高度紧张的境地。

面对如此的困境,北京现代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而是做了相当多的“救市”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吴周涛感慨讲述了这段时间以来北京现代的经历,以及企业在痛定思痛后的一些思考。

遭遇前所无有的困境,北现并未束手无策

如果说1、2月份是常见的车市寒流,不足引起重视的话,3月份北京现代销量直线下滑,同时潜在用户也在大幅减少,最直接的体现来自于北京现代4S店。 “正常4S店每天进店量是20到30人,3月份的进店量下滑50%,大概只有10人左右,甚至连续几天店内没有人。网上的销售线索跟正常相比也是下滑50%到60%。客户突然之间就不见了,导致整个4S店层面出现恐慌心理。”吴周涛介绍到。

一季度的销量直接关系全年销量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北京现代面临如此困境,但这时首先想到的是经销商的困境,没有抛弃一起成长起来的伙伴。没有客户经销商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而店内的销售顾问也因卖不出车而逐渐流失。因此,如何解决经销商的难题迫在眉睫。

“当时第一个办法是怎么稳定经销商的心态,树立经销商的信心。及时调整我们运营计划,先把库存资金调整好,把资金盘活。通过内部财务公司给经销商进行贷款,帮助他们去给银行还款,同时与银行沟通,让银行给我们一些优惠政策,让经销商把还款时间延长。”吴周涛说。当经销商解决燃眉之急后,便主动寻找用户。在非常时期,没有一家经销商退网是北京现代最为欣慰和自豪的事情。

众多合资车企面临危机,北现调整初见成效

即便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背负如此大的销售压力,北京现代也未考虑过降价和促销。吴周涛认为:“降价根本不起作用,用户也不会因此关注你。第二,这时候越降用户越会认为你是否还会继续降。”

正是安抚好了经销商,让经销商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去开拓市场寻找客户,北京现代开始出现转机。据吴周涛介绍,终端零售方面,在3月份跌至4.48万辆的谷底之后,4月实际销售4.88万辆,5月销售5.5万辆,终端销量回升还比较明显。相对于低迷的汽车市场来说,这个回升还是挺不容易的,实现了逆势增长。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速低于行业,产销分别完成174.8万辆和175.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和2.6%,整体市场依旧处于下滑趋势中。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为合资品牌的东风雪铁龙,据数据显示,5月份东风雪铁龙总销量仅为7584辆,同比下降了63.36%;而日系领头羊的东风日产,1-5月零售销量390,763辆,同比仅增长6%。这样的对比不难看出,北京现代在合资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获得增长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北京现代战略调整,朝高端智能化发展

北京现代在经历打击后,企业也做出了调整。尤其是在产品层面,原计划在2017上海车展上市小型车瑞纳的计划推迟。现在所有品牌都在抓年轻用户,85后、90后甚至是00后都是可争夺的市场,因此北京现代将品牌年轻化作为品牌提升的首要工作。

另一方面的本土化战略,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根据吴周涛透露,除已经发布的混动车型外,下月将推出电动汽车。

而北京现代的新能源汽车将最大程度上本土化,尤其在采购方面。此外,北京现代还在烟台设置研发中心,重点开发满足中国本土的车型。此外,吴周涛还检讨道:“北京现代相对来说都是做小车,所以下一步产品线和设计理念都需要调整,朝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饰智能化都将应用到明后年的产品上。

经过危机后的北京现代更加成熟,在一路高歌猛进中,放慢脚步审视自己。正如吴周涛反复强调的品牌调整、技术改革以及本土化战略,北京现代正处于一个可见的转折点上,经过这次转折,或更将有利于北京现代的在华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现代销量

上一篇:售价从10到100万,总有一款纯电动车适合摇号中签的你!
下一篇:吉利牵手宝腾后,能否成中国品牌技术输出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