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评论 > 正文

年销300万辆 大众品牌在华市场的得与失

来源:童济仁汽车评论 | 2017-01-11 09:06:17
2016年12月31日,南北大众的VW品牌完成了最后的销量结算,上汽大众VW品牌售出新车1,671,689辆,一汽-大众则卖出了1,315,188辆,两个合资车企,15个车型系列,在中国市场一共实现了2,986,877的新车销售,如果算上VW品牌的进口车,VW也是2016年在中国市场上,唯一年销量超过300万辆的单一汽车品牌。

2016年12月31日,南北大众的VW品牌完成了最后的销量结算,上汽大众VW品牌售出新车1,671,689辆,一汽-大众则卖出了1,315,188辆,两个合资车企,15个车型系列,在中国市场一共实现了2,986,877的新车销售,如果算上VW品牌的进口车,VW也是2016年在中国市场上,唯一年销量超过300万辆的单一汽车品牌。

如果要在这个“唯一”之上,加一句有含金量的备注的话,在这298万的国产车型销量中,只有一款SUV(途观,242,160辆),在2016年国内TOP10的品牌中,占比最低。

变局2016:轿车市场消费升级的最大受益者

2016年,“消费升级”也是汽车行业的热门词汇之一,但多数人看到了SUV市场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红利,却忽视了轿车市场“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巨变。即便是2016年,国内轿车市场仍是新车消费的最大基盘。这个基盘,自2014年车市“缓增长”新常态以来,便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到2016年,这些变化愈发明显,也成为VW品牌实现销量稳步增长的关键。

7-15万的轿车市场,逐渐成为非豪华品牌轿车产品的主销战场,A0和B级车需求总量的逐渐萎缩,让整个轿车市场越来越呈现“橄榄形”的销量格局。7-15万的国内A级车市场,在VW品牌的带动下,逐渐成为入门(A-entry级),主流(A级)和高档(A+级)三个不同的消费人群。2016年,仅VW品牌的A级车总销量,已经占到了国内所有轿车销量的近5%。

在2016年,VW品牌仅在A级车市场,一款销量突破50万辆(朗逸),三款突破30万辆(桑塔纳、捷达、速腾) 、两款突破20万辆(高尔夫、宝来)。这些车型构成了2016年VW品牌在中国市场新车销量的核心,占据了7-15万轿车市场最大的份额。

A级车市场消费的“务实化”,也是2016年轿车市场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所有主销车型排量均在1.6L(含)以内,占据了购置税政策引导消费趋势的前端。近两年来,别克、福特、日产、现代等品牌在轿车市场的“增量”,也都来自于这个价格区间的全新产品。在7-15万的轿车市场,合资品牌基本堵死了来自本土品牌的竞争者。2016年本土品牌销量和平均单价的提升,则几乎全部来自于SUV市场所带来的增长红利。

VW品牌2016年在轿车市场的收获,来自于之前两轮重要的产品线布局:2008年和2012年。2008年6月朗逸的上市,让VW品牌轿车产品挤入国内主流家用轿车市场,随后推出的宝来,扩大了这一市场优势;2012年3月,速腾的上市,让VW品牌轿车成为A+市场标杆产品;2012年12月推出的全新桑塔纳,以及四个月后登场的全新捷达,让VW品牌第一个在主流合资品牌中,开拓出7-10万的入门A级车市场。正是2008年和2012年这两轮重要的产品布局,让VW品牌在2016年国内轿车市场消费升级中,占到了最大的一块市场蛋糕。

大众国内轿车产品上市时间轴

2016年,VW品牌在轿车市场的另一个突破,则来自于细分市场车型的提前布局和开拓。凌渡用两年时间,证明了A+年轻化消费群体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从朗行、高尔夫嘉旅到刚刚上市不久的蔚领,则实现了VW品牌在轿车衍生CROSS产品的细分占位。

在逐渐萎缩的A0和B级车市场,VW品牌的三款车型,则扮演了细分市场标杆产品的角色,POLO销量和用户人群趋于稳定,全新一代迈腾和中期改款帕萨特,则拿下了合资品牌在B级车市场销量最大的份额,对于南北大众而言,迈腾和帕萨特,也是所有A级车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支撑。只有站稳B级车市场,7-15万的A级车产品,才不会有品牌溢价能力的危机。

辉昂则可以看做是2016年VW品牌在中国市场“品牌向上”的重要尝试,30-50万的轿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豪华品牌无法打破的“天花板”,不过相比海外市场,VW品牌在中国市场每年超过300万的新增用户中,只要1%的用户对这款车感兴趣,也意味着每年拥有3万的潜在客户人群。对于VW品牌而言,在中国市场,辉昂的存在,也是品牌“向上”,提升形象、兼顾销量的“必然产物”。

预言2017:迟到的SUV,错过的三年好时光

VW品牌2016年在轿车市场的强势,是2008年和2012年两波战略车型投放的结果。如同硬币的正反面,2014-2016年,VW品牌在中国市场最大的遗憾,是在全球产品布局上,没有预见到中国SUV市场的高速增长。

2009年国内新车市场“井喷”期的第一批消费者,已经从2014年开始,带动了国内SUV市场的第一次“消费升级”,别克昂科威尽管“迟到了”,但却赶上了这一群对SUV充满期待的消费者,只需要多10%的诚意,便可以在两年之内,快速拿下20-30万价格区间合资品牌SUV销量冠军宝座。

大众在SUV产品布局的滞后,和欧洲市场的消费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在欧洲市场,Tiguan一款车型便可满足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小型SUV和中型SUV在欧洲没有广泛的消费人群。途观进入中国市场已近七年,第二款SUV却迟迟没有出现。2013年大众就推出了CrossBlue中大型SUV概念车,直到2017年一季度,这款概念车的量产车型——Teramont才能正式投放中国市场。在过去的三年中,大众先后错过了合资品牌在小型SUV、紧凑型和中型SUV三个细分市场增速最快的一轮,损失的不仅仅是销量和利润,更是先入为主的市场机会。

对于VW品牌而言,要在产品层面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起,用一款款SUV车型去夺回每一个细分市场的标杆位置。2017年1月18日上市的全新一代途观L,可以看作是VW品牌在中国SUV市场沉寂多年之后,战略反攻的第一款车型。

2017年大众VW品牌将通过上汽大众投放两款重要的SUV车型:途观L和Teramont,在中型和中大型SUV市场重新树立产品标杆地位:从尺寸、配置、动力层面,到定价策略上,都需要重新树立七年前第一代途观国产时所带来的“标杆效应”。为此,途观L的整车长度增加到了4.7米以上,Teramont更是直接进入5米+俱乐部。这两款车型,也让VW第一次在两个SUV消费升级的重要市场上,从产品本身层面,这两款重要的产品,也做到了对绝大多数竞品车型的“跨级超越”。而在价格竞争最为激烈的紧凑型SUV市场(4.5米),陈旧的上一代途观,仍将用性价比和长期的市场口碑,赚取足够的销量。

据《童济仁汽车评论》获悉,VW品牌未来五年在中国市场的SUV产品线布局,可能不亚于2008年至2012年在轿车市场的那一波重要的本土化产品布局强度。一汽-大众旗下VW品牌首款SUV产品,也将在2018年年初投放中国市场。和当年不同的是,这次南北大众将分别从市场的两端,逐渐向当中汇合。南北大众从2017年开始,未来五年的SUV产品将全面覆盖10-50万的价格范围。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如果我们把时间退回到2003-2004年期间,正逢南北大众在轿车市场遭遇“新产品水土不服、市场份额大幅下滑”的惨痛阶段,后来的朗逸等一系列如今撑起VW品牌在中国市场70%市场份额的本土化轿车产品,均是在那个最痛苦的时候开始做产品规划的。我相信,自2017年开始VW品牌在中国市场投放的全新SUV产品,也应该是从2013年国内第一轮SUV消费升级期开始孕育的。

未来五年: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狼堡

2016年,对于整个大众集团而言,是悲喜交加的一年,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2016年大众汽车在全球超过丰田,坐稳销量第一已无悬念。但同时,遭遇了“排放门”,北美巨额罚单之后,大众集团也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在全球市场,VW品牌超过一半的销量来自于中国市场,在中国,后续SUV等系一列本土化产品,能否按照规划进度推出?也将决定未来五年VW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目前大众集团的处境,类似于2008年经济危机时的通用汽车。2016年巴黎车展期间,大众提出了未来的几个重要战略方向,包括仓促推出的ID概念电动车,作为未来纯电动车型的重要整车技术平台,甚至推出了共享出行品牌,豪赌未来五年。

《童济仁汽车评论》认为,ID的纯电动概念车设计思路,甚至共享出行品牌和服务理念,仍是欧洲思维主导,并没有把中国市场未来五年的消费升级趋势、新能源发展政策趋势作为核心参考要素。VW在中国市场未来五年的本土化产品规划和研发的决心,远不及通用、丰田和福特等竞争对手。过去一年多狼堡严重的政治斗争和内部大刀阔斧的变革,也没有把中国市场放在“第一优先级”去认真对待和思考。

但实际情况是,未来五年,中国市场仍将毫无悬念地成为VW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市场份额占到VW品牌全球50%以上,甚至60%都毫无悬念。北美市场遭遇重挫,欧洲市场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在全球所有新兴市场中,VW品牌主要的增长仍来自中国。但狼堡并没有把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趋势,尤其是90后、95后新生代用户的消费诉求作为“核心关注点”,因此造成的长期影响,可能在2020年之后逐渐体现。

新车市场:还能持续增长几年? 

从2017年至2020年,中国新车消费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销量占比最大的轿车市场可能逐渐固化在5-15万价格区间;SUV市场最大的蛋糕,也会逐渐集中在10-30万的价格区间;豪华品牌在20-50万的价格区间内,仍有强劲的增长空间,未来五年销量占比会加速突破10%、甚至超过11%。这两年全新出现的汽车品牌,会在5-8万和20-30万两个价格区间内,出现2-3家存活下来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品牌。与此同时,在传统能源汽车领域,2018-2020年多数合资车企将面临最为严峻的产能过剩压力,这其中就包括大众旗下的VW品牌。

如果2020年之前,VW品牌能够守住目前轿车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在SUV市场,拿下10%的份额,那么南北大众目前已开工的产能规划,不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但如果未来五年SUV产品市占率低于预期,轿车市场又面临更多竞争对手瓜分的话,产能过剩,仍是2018年左右,南北大众在中国市场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所以,未来几年,VW在中国SUV市场的所有新车投放,没有一款输得起。

2016年开始的新一轮新车“消费升级”和销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多层消费需求的叠加效应,一二线城市自09年新车消费井喷期之后的主力消费人群,进入换购/增购高峰期,3-5线、中西部地区的新兴消费人群,置换升级用户逐渐增多,加上90后进入新车消费高峰期,95后正式进入新车消费市场,这些“不同层次”需求的叠加,会在2017年持续发挥效用。在这些消费需求中,本土品牌高性价比的SUV/MPV产品,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无论购置税优惠政策折扣力度减小与取消,在二手车市场尚未充分繁荣之前,未来三年国内新车市场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对所有汽车品牌而言,这可能都是2020年“血腥竞争”之前,最后的一次快速成长的机会期。

VW品牌在中国市场,过去八年在轿车市场充分、持续的本土化产品投放,在2016年收获了轿车市场份额的历史新高。未来五年多款SUV车型的投放,风险与机遇并存。产品同质化、新车消费的“务实化”和“去品牌化”,以及对汽车“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消费倾向变化,这些都是摆在包括VW在内,多数非豪华合资品牌面前最大的风险。毕竟和本土品牌相比,合资企业一台车的利润,需要两个股东去分,双方都能赚到足够利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关热词搜索:大众品牌市场

上一篇:十大合资车企销量数据出炉 到底哪家强?
下一篇:从长安汽车年销306万辆看自主品牌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