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评论 > 正文

开年涨声一片,特斯拉和上汽奥迪却“唱反调”

来源:汽车信息网 | 2023-01-10 10:42:45
汽车信息网1月10日讯 随着2023年的到来,疫情也已持续了三个年头。对于2022年的车市来说,在疫情持续与原材料短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依然持续在寒冬的表现。不过在经历了三年的紧缩洗礼后,各家车企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状态。在国家补贴政策的取消,以及原材料涨价的大背景下,车市在2023年开年迎来了全面涨价的新局面。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不少于10家车企在新年伊始宣布了涨价计划,但也有部分品牌在这一片涨...

汽车信息网1月10日讯 随着2023年的到来,疫情也已持续了三个年头。对于2022年的车市来说,在疫情持续与原材料短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依然持续在“寒冬”的表现。

不过在经历了三年的紧缩洗礼后,各家车企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状态。在国家补贴政策的取消,以及原材料涨价的大背景下,车市在2023年开年迎来了全面涨价的新局面。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不少于10家车企在新年伊始宣布了涨价计划,但也有部分品牌在这一片“涨声”中唱起了反调。

双重因素导致“大势所趋”

受到去年受国际形势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已全面起飞,面对原材料价格的水涨船高,车企无疑将面对更大的压力。同时,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补”政策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更进一步压榨了车企本就不高的单车利润率。

当前,大部分的车企都会把单车利润率控制在一个非常精准的数字上,所以其实市场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在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国补”中,大多数企业每售出一辆新车,都可获得几千甚至过万元的补贴,随着补贴的取消,车企面对这部分资金缺口,也必然将用价格调节的方式来补平。

此外在原材料方面,例如新能源车型上所需的这次原材料的氢氧化锂,在2022年的价格就上涨了887%。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电池级碳酸锂虽然每吨价格下跌0.5万元,但仍处于52.5万元/吨的高价区间。

因此,为了平摊成本,在2023年宣布涨价的车企中,大多数品牌的涨幅都集中在2000元至6000元的区间内。以去年新能源销冠比亚迪为例,其主销车型比亚迪汉在今年起就在原售价基础上涨价2000元至5000元。而备受市场追捧的长安深蓝SL03的纯电车型也有着最高6000元的涨幅。

同时,例如零跑、哪吒、合创等造车新势力品牌,也没有错过这一波涨价热潮。例如零跑T03的涨价幅度就锁定在了3000元,零跑C11的售价则上涨6000元。在去年实现15.2万辆业绩的哪吒虽然没有在新年第一时间宣布涨价,但在2023年工作日开启后,其主销的三大产品系列的售价也都出现了3000元至6000元的上涨。

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尽管在新能源产品销量方面全面落后于中国品牌,但在涨价层面则丝毫“不手软”。大众品牌的ID.系列就出现了最高1.3万元的涨幅,东风日产的Ariya艾睿雅也在日前宣布涨价1.26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新能源车型的渗透率快速增加,在热门车型大规模涨价后,对于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型的消费结构也将加速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同时,例如增程、插混等混动产品也有望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

新年促销力争“以价换量”

与大多数车企选择涨价不同,诸如特斯拉、上汽奥迪等品牌则在2023年开启了新一轮的降价潮,希望借此举进一步提升销量。

1月6日,特斯拉国产车型全系降价。其中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降价幅度从2万-4.8万不等,创下特斯拉车型国内历史最低价格。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元。

在今年1月3日,特斯拉发布了2022年全球生产及交付报告,报告中显示,2022年特斯拉的全球总交付量达到131万辆,同比增长40%。其中在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新车405278辆,创下交付历史新高。

在大规模交付的同时,特斯拉的利润率也进一步提升,据特斯拉投资者关系主管Martin Viecha透露,2017年特斯拉生产每辆车的成本为8.4万美元,但在2022年,这一数字则已经降低至3.6万美元。

由此可见,在销量增大、利润率提升的前提下,特斯拉相比竞品无疑拥有着更大的“定价自由度”。但在中国市场,特斯拉的订单量和交付量在2022年后期已出现了明显下滑,因此利用价格杠杆来刺激销量,也可被看做是当前特斯拉的“无奈之举”。

相比于特斯拉的烦恼,上汽奥迪则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继去年9月一波官降后,上汽奥迪在2023年再次针对旗下奥迪A7L、奥迪Q5 e-tron、奥迪Q6等三款车型售价进行调整。其中奥迪Q6全系降价1.2万元,奥迪A7L除入门版车型外,其余产品降价1.2万元。而奥迪Q5 e-tron入门车型的降价幅度更达到了2万元。

根据规划,上汽奥迪将2022年的总销量目标定为4万辆,但根据最新的上险数显示,其2022年1-11月的累计销量仅为5301辆,与预期相差甚远。由此可见,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接连出现两次降价,上汽奥迪希望通过“以价换量”来提升业绩的态度已显露无疑。但面对着“骨感”的现实,要想摆脱当前的尴尬处境,上汽奥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大面积涨价或降价的品牌外,也有例如小鹏和五菱等少部分车企选择了保价或按兵不动。有行业专家指出,选择保价的车企主要是考虑到涨价压力难以向消费者传导,为稳定销量,不得已而为之。

整体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2023年的车市也有望迎来进一步“复苏”,在利好和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车企如何恢复或稳住市场表现,就成为了最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尤其对于新能源市场来说,渗透率的增加更加速了品牌间的“优胜劣汰”形势,无论涨价还是降价,能否抓住用户的真实需求,才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长城下调销量目标至160万辆,开启品牌战略紧缩
下一篇: 埃安“自立”后,谁还需要传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