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车 > 新能源 > 正文

充电桩行业进入洗牌期 有足够的资本才能坚持

来源:汽车信息网 | 2018-09-26 08:10:36
对充电桩行业而言,眼下可能就是生死关头了,面临补贴资金断奶、强者愈强的境况,一些无法承受压力的企业纷纷退场,或被其他企业收编。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造车企业遍地开花。但是与之相关联的行业已经开始洗牌了,整车行业里有西部资源、京威股份出现巨大亏损;动力电池行业里沃特玛跌落神坛;部分充电桩企业在政策红利后发展难以为继……

而这些,都只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缩影。

对充电桩行业而言,眼下可能就是生死关头了,面临补贴资金断奶、强者愈强的境况,一些无法承受压力的企业纷纷退场,或被其他企业收编。今年年初,充电网科技公司被曝业务无力维持,改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运营,而聚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被传出将被收购的消息,容一电动也直接宣布解散。

前几大充电桩运营商特来电、国家电网、星星充电占据了超过8成的市场份额,这些巨头在前期的快速布局也迎来了成效,如今公共充电桩几乎都被这几家运营商所垄断,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放量,这些企业有望开始盈利。

接下来,充电桩行业将进入洗牌期,近两年大部分企业都将出局。

亏损是常态

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集中充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将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车桩比例近1:1。按此数量计算,2020年充电桩总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对应的充电网络利润空间为558亿元,其中增值利润空间233亿元。

但是充电桩运营商的盈利回本能力却存在很大疑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涉及充电桩建设和运营的企业已经多达300多家,而多数公共充电桩的日均使用率非常低。

而充电桩行业对资金要求非常高,短期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了解,一个普通充电桩的建设成本约为2万元,一个快速充电桩的建设成本约为10万元,再加上场地费、运维费,投入巨大。而充电桩企业的盈利来源一方面依赖于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则是充电服务费,成本回报周期很长。

高投入、低回报,已成为困扰大多数企业的难题,充电桩运营商目前还没有到真正盈利的阶段。

巨头优势凸显

尽管都在亏损,但是规模效应带来的利好让充电桩运营商巨头们的亏损逐步缩小。

以特来电为例,这家特锐德旗下的子公司,主要涉及充电设备制造销售、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运营业务,其预计2018年公司的充电板块业务将实现盈亏平衡。

根据特锐德年报及特来电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特来电2015、2016、2017三年充电量分别为480万度、1.24亿度和4.26亿度。而2018年上半年,特来电充电量约为4.4亿度,充电业务收入达到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93.8%。

由此看来,2018年特来电上半年的充电量已与2017年全年充电量持平,这也使得特来电充电板块业务亏损缩小至3000万元。 充电业务随着规模的扩张和商业模式的变更,减亏效果明显。数据显示,2016年特锐德充电业务亏损3亿元,2017年亏损2亿元,2018年上半年亏损3000万元,盈利拐点或将在2018年下半年到来。

此外,特来电、国家电网、星星充电、中国普天四大充电桩运营商的充电桩整体使用率较高,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化效应,其盈利模式也正在逐步清晰。其中,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企业都表明公司的充电桩运营业务即将盈利。

大玩家时代来临

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8月,联盟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7.9万个,而前三大运营商就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并且这一趋势已经保持了较长时间,如果不出意外,目前充电桩运营商行业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同样是因为充电桩行业目前难以盈利,所以充电桩企业只能靠外部融资。但是目前资本对于充电桩领域的投资明显比过去谨慎许多。最终,还是那些背靠大集团、母公司实力雄厚的玩家才能继续玩下去。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今后在充电桩行业将更难生存,充电桩这个行业的特性就决定了,它是资本、背景雄厚的大玩家才能玩得动的行业。

发展电动汽车的大势不可阻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对充电桩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桩,但是不需要那么多充电桩运营商,充电桩行业的洗牌已经开始,有句话说得好“烧不死的鸟终成凤凰”,这轮淘汰赛中能够活下来的企业才能够涅槃重生,成为真正的凤凰。

相关热词搜索:行业

上一篇: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电动汽车自燃频发谁背锅?
下一篇:国能汽车亮相未来出行大会 首款车型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