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资讯 > 正文

“代号9927”,赛力斯11月港股敲钟

来源:汽车信息网 | 2025-10-29 11:04:53
10月27日,赛力斯正式启动港股招股,招股期将持续至10月31日,计划于11月5日正式以“992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10月27日,赛力斯正式启动港股招股,招股期将持续至10月31日,计划于11月5日正式以“992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这意味着,赛力斯即将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此举不仅为其未来全球资源整合、技术研发协同、品牌价值提升开辟更广阔空间,更将向国际资本市场展示中国新能源车企在高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募资超百亿打造国际化资本平台

赛力斯此次港股IPO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公司计划发行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

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0港元计算,假设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预计募资净额129.249亿港元。这一募资规模势将刷新奇瑞9月创下的今年最大汽车IPO纪录,成为2025年港股市场又一重磅上市项目。

此次IPO获得了众多知名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的认可,共引入22家基石投资者,总认购金额达约8.265亿美元。

基石投资者名单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中邮理财、星宇香港等,阵容强大,充分显示了市场对其未来潜力的认可。此前有相关行业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赛力斯赴港上市,可引入多元化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资金实力,以支撑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

同时,赛力斯采取“A+H”上市模式,企业可以吸引国际资本,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赛力斯在招股书中明确,此次募资净额的约70% 将用于研发投入;约20% 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其余10% 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这一资金分配方案凸显了赛力斯对研发创新的高度重视。

深度绑定华为远超供应商关系

现阶段,赛力斯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与华为的深度合作生态。双方的合作始于2021年,当时赛力斯与华为跨界合作推出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问界。

截至目前,赛力斯已推出问界M5、M7、M8和M9四款车型,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对不同市场的覆盖。华为对赛力斯的赋能远超简单供应商关系,形成了“联合设计、联合营销、联合服务”的深度绑定模式。

招股书显示,赛力斯向最大供应商“供应商A”(业内普遍认为是华为)支付的采购额呈现逐年快速增长趋势,2024年达到420亿元,占公司总采购额的30.2%。这一比例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三成以上。这意味着赛力斯的三成营收需要支付给华为。

渠道方面,借助华为遍布全国的零售网络,问界车型迅速触达广大消费者。截至2024年底,问界已在中国超过210个城市布局了约310家AITO用户中心和约670家体验中心。高密度的终端网络,成为问界销量的重要推力。然而,这种深度合作也带来了相应的依赖。

汽车产业分析师钟师指出,随着华为“界字辈”发展,问界的客户可能会被分流,毕竟华为的智能座舱早已不是问界专属。

比如智界R7以25万级别的价格,也搭载了华为ADS4.0系统,分流了同价位的问界M7用户。而享界S9与问界M9的卖点有所重叠,核心卖点都瞄准ADS4.0智驾系统、鸿蒙座舱。

为巩固双方合作关系,赛力斯于2025年9月29日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已完成收购华为所持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交易作价高达115亿元。

引望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业务,被视为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核心。通过这笔交易,赛力斯成为引望的直接股东之一,从而在股权层面实现更深度绑定。

高增长下仍有隐忧待破解

目前,赛力斯的财务表现体现了其高速成长特性。公司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币358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

更值得关注的是,赛力斯在连续多年亏损后,于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到5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继续大幅增长81%,达到29亿元。

问界品牌已成为赛力斯绝对的业绩引擎。2022年至2024年,问界年销量从7.8万辆一路攀升至38.9万辆。今年上半年,问界销量达15.2万辆,占赛力斯总销量的七成以上。收入方面,2025年上半年问界贡献了562.81亿元,在赛力斯总收入中占比高达90.3%。

赛力斯在高端市场表现尤为亮眼。问界M9连续18个月稳居50万元级豪车销冠,累计交付超24万台。2025年4月发布的问界M8也获得市场追捧,上市5个多月交付破10万台。然而,赛力斯也面临不少挑战。2025年前九个月,赛力斯的总销量为30.46万台,同比下滑3.82%。

与此同时,随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朋友圈的扩大,鸿蒙智行已经从“四界”扩展到“五界”,华为技术赋能的优势正在被逐渐拉平。2022年,问界还独占鸿蒙智行90%以上销量,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跌到84.8%。

赛力斯在招股书中也坦言相关风险:“我们面临问界品牌车型销售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若问界品牌汽车需求下降、问界品牌的市场表现恶化或出现负面舆情,均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在不少行业分析师看来,问界想要提高销量,不应该朝着“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方向走,长期来看,这些不能构成真正的护城河。赛力斯若上市成功,最需要“砸钱”的地方还是电驱、电池和智能驾驶。

从电驱方面说,问界车型的油电转化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在电池方面,若问界能更快地普及800V高压平台,配合高密度全固态电池,就能让用户充电不排队,寒冷天气不虚电,这些都精准击中用户痛点。

结语:

赛力斯港股上市无疑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步。凭借“A+H”双融资平台,赛力斯获得了加速研发投入和海外市场拓展的资本实力。

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何平衡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和自主核心技术建设,如何在高依赖度中寻找独立发展空间,将是赛力斯未来面临的核心挑战。随着华为智选模式合作伙伴不断增加,赛力斯的先发优势能否持续,仍需市场检验。

相关热词搜索:赛力斯

上一篇:极氪7X焕新上市,限时价21.98万起
下一篇:金杯品牌日焕新,“国民轻客”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