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资讯 > 正文

车展观察:从引进到融合,合资品牌“热闹”起来了!

来源:汽车信息网 | 2025-11-26 13:42:52
展台人头攒动,新车密集发布,曾经在电动化转型中稍显滞后的合资品牌,在广州车展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展台人头攒动,新车密集发布,曾经在电动化转型中稍显滞后的合资品牌,在广州车展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车展上,合资品牌不再是新能源赛道的“旁观者”。大众、丰田、日产、通用、福特等主流合资车企密集推出智能电动化新品,以本土化技术适配和精准价格定位发起冲击。

在车展现场,合资品牌展台人气明显回升,多款新车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与往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资品牌一改过去的保守姿态,纷纷推出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电动化、智能化车型。

反攻的号角

本届广州车展上,合资品牌的表现可圈可点。据车展官方数据,在629辆参展新能源车中,合资品牌车型占比提升至32%,较去年增长10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明显打破了近两年车展自主品牌与新势力独占鳌头的格局。

广汽丰田以24小时“双车发布会”向行业宣告其“油电同强”战略的全面落地。全新换代威兰达与丰田鸿蒙座舱豪华旗舰D级纯电轿车铂智7同时亮相,形成传统与创新的双线并举。

东风日产直接联手华为,推出天籁·鸿蒙座舱版,成为“全球首个鸿蒙座舱燃油车”。这一合作解决了日产品牌长期被诟病的智能交互短板,为传统燃油车注入了新的智能生命力。

大众汽车则以“为众而造”为主题,带来两款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首秀——上汽大众帕萨特 ePro与一汽-大众全新探岳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本土化技术成破局关键

合资品牌深谙“在中国,为中国”之道。

本届车展上,它们不再简单引进全球车型,而是积极拥抱中国技术,推出多款搭载本土智能系统的车型。

广汽丰田铂智7作为丰田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轿车,不仅整合了华为的智能座舱技术,还搭载华为Drive One电驱,最大功率207千瓦。

这种开放态度显示出合资品牌正在改变以往的技术傲慢,更加尊重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丰田与华为的合作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与丰田标准深度融合。华为作为广汽丰田的全链路伙伴,从Hicar、TSS4.0智驾模块到华为电驱与鸿蒙座舱,这种深度合作为其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

包括大众、日产、马自达等合资车企,也纷纷加强中国本地化主导研发,并纷纷与本地供应链相融合,获得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大众汽车集团总部外首个全流程研发测试中心也于近日在华落成。

值得关注超八成合资新能源车搭载中国本土研发的智驾或座舱系统,这一数据凸显了合资品牌在华战略的根本转变。

营销革新吸引年轻受众

除了技术上的本土化适配,合资品牌在营销方式上也展现出新的活力。

金标大众展台打造了一个巨大的《疯狂动物城2》主题乐园,动感的音乐、熟悉的角色元素与充满交互设计的展区,共同构筑了一个打破次元壁的潮玩空间。

而那台身披“朱迪兔”同款的ID.4特别版展车,则成为了整个展馆里当之无愧的“显眼包”。

东风日产在推出天籁·鸿蒙座舱版时,特意邀请了歌手张靓颖现场献唱,将传统车型发布会变成了一场粉丝与科技交融的盛宴。

广汽丰田则通过RCE深度交流、用户共创等活动,建立更加开放、平等的对话机制,试图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

油电同攻的战略选择

面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合资品牌不再盲目跟从“all in电动化”的激进策略,而是根据自身优势,制定了更加务实的产品路径。

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油电同强’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产业现实。”这一思路在合资品牌中颇具代表性。

丰田、大众等品牌选择了油电双线并进的策略。全新换代威兰达作为传统燃油车,搭载丰田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以“域控架构”重构油车底层技术基因。

同时铂智7则用“豪华新三件”——双腔空悬、激光雷达智驾和鸿蒙座舱,正面打入智能电车核心战区。

福特则带来了基于原生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的智趣烈马,首次提供增程与纯电双动力版本,以及新蒙迪欧,覆盖1.5T、2.0T的燃油版及1.5T混动版本。

合资品牌在本届广州车展的集体发力,并非偶然现象,而是长期积累后的集中爆发。随着多款有竞争力产品的陆续交付,2026年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有望实现扭转。

“以往合资车靠品牌溢价,现在拼的是技术适配,”一位行业专家表示,本届车展合资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中,超八成搭载中国本土研发的智驾或座舱系统。合资品牌已从过去的“技术引进”转变为“技术融合”。

相关热词搜索:合资品牌

上一篇:沈斐怒怼、邓承浩炮轰!大佬们为何围剿“大电池增程”?
下一篇:车主不买账,理想i6为何还要强推欣旺达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