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评论 > 正文

2018年长安财报预警 为重回巅峰苦练"内功”

来源:汽车信息网 | 2019-04-28 08:13:01
在自主板块,依托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的指引,长安有技术、有市场,全新的产品也在有序地推出;而在合资板块,躺在合资品牌身上赚钱的好日子正在过去,虽然这个问题在长安身上暴露的更早,但也让长安有了更充裕的调整时间。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 汽车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面对2018年宏观经济的下滑以及车市寒冬的降临,没有哪家车企敢说自己能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而当景气低迷时,谁能够通过及时、深度的战略调整,使企业保持稳定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2019年即将过去三分之一的时候,长安汽车正式对外公布2018年年报。根据年报显示,2018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6,629,827万元,同比下降17.14%;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073万元,同比下降90.46%。

不难发现,与前几年的高歌猛进相比,长安汽车2018年至今的业绩表现来到了一个“波谷”。

不过回想起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在一年前的战略发布会上喊出“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的情形,这个“波谷”似乎也在长安人的预料之中。

内外多重因素影响,长安经历转型阵痛期

其实从长安汽车这份年报中,我们便可以感受到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所遭遇的这股“寒潮”有多么汹涌。

虽然没能维持高速增长,但对于拥有丰厚技术和基盘用户积累的长安汽车而言,与其说是被市场大环境带了波节奏,“汽扯扒谈”更愿意相信这是其从过去的高速度规模发展,开始转为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阵痛。

2018年4月23日,长安汽车“创新 创业 创未来”战略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长安汽车首次发布企业战略——“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旨在向现代科技服务型企业转型,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不得不说,虽然这是一次大胆而出色的战略预判。但实际上,长安汽车业绩下滑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到了转型过程中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在产品上,合资板块长安福特的产品滞后及1.6L以下车型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造成了长安福特的发展失速。而在自主板块,长安汽车近三年来也一直在对产能与产品结构进行主动优化,这也在短期内造成了企业利润的阶段性浮动。

再者,当前汽车行业正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车企之间“品牌竞争”的时代正在来临。面对迫在眉睫的品牌向上挑战,长安汽车也针对不同市场细分需求,进行品牌资源整合。其中去年发布的第二乘用品牌欧尚正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研发、品牌打造、渠道建设等仍需巨大资源投入,短期内还无法为长安贡献太大的销量及利润。

另一方面,在汽车行业“新四化”的趋势下,长安汽车先后启动了“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等战略,这些均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另外,新兴业务领域的长安出行、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售平台等目前均处于布局阶段,短期内也很难立刻产生效益。

坚持两条腿走路,福特板块成长安破局关键

其实相比于后两种因素,长安汽车在合资板块的“逆势而行”无疑是对2018年销量利润影响最大的。为什么说是“逆势而行”呢?

一直以来,自主品牌由于发展时间短、基础差,盈利水平都不强,主要靠合资输血。如果你看过上汽、一汽等年报便会发现,在令人艳羡的成绩背后也暗藏着一个危机,那就是合资依赖症十分严重。

与他们相比,长安的合资品牌明显不占优势。铃木已经退出中国市场,马自达坚持小众,只有长安福特还算主流。

然而作为长安曾经主要的利润来源,长安福特近些年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对中国市场快速变化的节奏准备不足。长达5年没有对一些爆款车型进行改款升级,这种产品升级的懈怠,最终也导致了其销量疲软,与昔日对手的差距越拉越大。

这对于坚持两条腿走路的长安汽车来说,一方面确实做到的合资、自主的齐头并进,成为自主品牌中少有实现盈利的企业,并且凭借不断的自主创新,在核心技术上稳居国内第一梯度。

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长安福特的疲软也的的确确成为了长安汽车业绩下滑的首要因素。根据统计,2018年长安福特全年累计销售37.78万辆,同比降幅高达54.38%。而进入2019年这一态势也没有好转,第一季度3.68万辆的销量,同比下滑依旧严重。

好在,在双方母公司的支持与推动下,长安福特已经在重回赛道的路上全力踩下了油门。4月3日,“福特中国2.0”战略正式发布,宣告开启福特在中国市场的2.0时代。

作为战略中的关键一项,长安福特提出“330产品计划”,在未来3年内向中国市场推出30款福特与林肯车型,实现“更福特、更中国”的品牌目标。同时在研发方面、生产管理、经销商管理和人才方面也将加速布局,以配合福特2.0战略落地实施,让长安福特迅速重归合资主流阵营。

转型路线已经清晰,期待未来更多“惊喜”

综合来看,长安汽车的确度过了一个“不太容易”的2018年。不过与此同时,长安对各项业务的持续深度调整也随之凸显出来。

例如在产品方面,长安汽车近三年来关停并转了140万辆整车及126万台发动机产能,累计主动淘汰21款弱竞争力产品。同时依托全球协同研发体系,将“智能化”和“新能源”打造为产品标签。

还有企业战略合作方面,长安汽车也已联手腾讯成立梧桐车联,在L2级自动驾驶、APA4.0等技术上实现了中国品牌量产首发。

同时就在上个月,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还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多方知名企业,在南京正式签订合资协议,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这也是继去年战略发布会上提出向智能科技出行公司转型后,长安汽车向着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

再加上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和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的稳步推进,长安汽车转型的调整路径已经十分清晰,而这些调整或许也会在未来给长安汽车带来更多的惊喜。

写在最后:

当下的中国车市看上去复杂多变,但其实摆在各大车企面前的选择也很简单:要么转型,要么被时代抛弃。

目前看来,长安汽车的转型阵痛依然在持续,但“汽扯扒谈”还是看好长安汽车的未来。

在自主板块,依托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的指引,长安有技术、有市场,全新的产品也在有序地推出;而在合资板块,躺在合资品牌身上赚钱的好日子正在过去,虽然这个问题在长安身上暴露的更早,但也让长安有了更充裕的调整时间。

相信在坚持两条腿走路基础上做好"加"、"减”法的长安汽车,一定能够应付好接下来的挑战,重回“波峰”指日可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能源补贴“变天” 低续航车型何去何从?
下一篇:海外市场年销量27万 上汽有什么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