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评论 > 正文

40多家车企油耗不达标?扒一扒新车油耗的内幕

来源: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 2017-05-05 09:07:03
2016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已经公布,虽然整体6.56L 100km的水平达到了2016年6.7L 100km的目标,但是在总共95家国产车企和27家进口车企中,超标车企达到了43家,占比为35.2%。

2016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已经公布,虽然整体6.56L/100km的水平达到了2016年6.7L/100km的目标,但是在总共95家国产车企和27家进口车企中,超标车企达到了43家,占比为35.2%。

随着2020年越来越接近,意味着5.0L/100km的油耗大限即将到来。想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对每一个车企都是不小的挑战。而一旦不能完成指标,企业经营将遭受冲击。车企们究竟该怎么办?

2020年达到平均油耗5.0L/100km的大棒即将挥下,然而各车企对此讳莫如深。回到眼前,2016年车企整体6.56L/100km的水平勉强达到了当年6.7L/100km的目标。然而对此仍然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1. 总计122家国产、进口车企中仍有超过40家没有达标,形势依然严峻;2. 达标的车企中,油耗数据有没有水分。

▎有哪些企业没达标?

在95家国产乘用车企业中,有65家完成了2016年的目标,30家未达标。在主要的合资厂商中,长安福特、上汽通用北盛、四川一汽丰田、广汽菲克、奇瑞捷豹路虎、广汽三菱等企业没有达到油耗标准,而没达标的自主厂商主要有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海马汽车、东南汽车、华晨金杯、江铃汽车、力帆汽车等。这些车企没有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大排量中大型乘用车占比偏高。

而进口乘用车企中未达标的主要有捷豹路虎、福特、克莱斯勒、日产、三菱等,同样大多为进口大排量SUV车型拖累了油耗。此外,如法拉利、迈凯伦、阿斯顿马丁等进口超跑车型的油耗同样超限。

相对而言,在中小型车辆上有较为完善的产品线,或小排量发动机布局较广的车企,2016年基本完成了燃油消耗的指标。然而,达标的车企中还有另外一种类型——新能源汽车生产商。

新能源汽车对油耗达标影响有多大?

2012-2015年工信部在计算企业平均油耗时未计入新能源汽车,然而在2016年新能源汽车按照5倍数量进行核算,而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油耗为0,插电式汽车油耗不超过2L/100km。这对于企业整体油耗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抛开新能源汽车,仅看传统汽车的燃油消耗,很多车企的油耗水平非但没有进步,而且在倒退。而当有了新能源汽车的加持,在核算数量和油耗上取得了双重优惠,整体数据才显得特别光鲜。

而那些专注于混合动力、双喷射系统、阿特金森循环、无级可变正时气门、多挡变速箱等各种传统节能技术的车企,费尽全力将平均油耗拉下的降幅,在新能源汽车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参照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预计2020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将达到265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175万辆,传统乘用车销量则为2475万辆。假定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刚好达到了5L/100km的达标值,那么新能源汽车的给平均油耗的核算优惠值最高达 0.71L/100km。同时一些工况外的节能技术也可享受一定的达标值优惠,上限为0.5L/100km。假如企业将该部分优惠都拿到手,则合计达标优惠超过1.2L/100km,这样传统燃油车实际上只需要降低0.5L/100km的油耗,就可以实现从6.7L/100km降至5L/100km的目标。

如果新能源汽车如预期那样保持迅猛增长,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存在将大大降低企业平均油耗的达标要求。也就是说,在现行核算办法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对油耗达标难度的影响极为明显。因此,生产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企业油耗达标的最佳选择。

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数字游戏有什么后果?

想要完成2020年5L/100km的平均油耗目标,可行的途径有三种:1. 进一步降低传统发动机的燃油消耗;2. 采用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3. 生产新能源汽车。

第一种方法,以现有发动机的热效率水平及近年来提升趋势,想要全部以传统燃油汽车完成5L/100km的指标,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也是几乎不可能。

第二种方法,混合动力技术的核心掌握在丰田、通用等大型跨国车企手里,而对于自主车企来说,混合动力汽车几乎已处于放弃阶段。而国家政策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爱搭不理的态度也阻碍了其在国内的推广。

第三种方法,新能源汽车在当前是最为实惠的达标方法,而这一效果甚至动动笔做简单的计算就可以明确。对于众多车企而言,这既能降低平均油耗,同时还能满足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一举两得。

然而只是在新能源汽车上玩数字游戏,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汽车产业整体节油目标的落空。这一方面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实质上也没有解决我国能源安全的威胁。尤其对于自主品牌而言,由于新能源汽车带来的高额优惠力度,其在传统汽车节能技术的发展已经显露出停滞的趋势。

另一方面,就能耗角度而言,新能源汽车并非0能耗。在目前的政策规定里,“不耗油=不耗能”的绝对错误思想贻害无穷。如以电耗和油耗进行转换,众多新能源汽车的能耗相较同尺寸传统汽车只高不低,更不必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甚合理的油耗计算方法。

反观众多跨国车企,一方面纷纷推出新能源战略要在中国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也在孜孜不倦对传统节能技术进行提升。如丰田已提出要将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50%,通用福特联合进行10AT的开发,还有众多混合动力技术及轻量化技术的实现都在计划时间表中。

这些对于自主品牌车企而言,不仅从前是空白,未来也可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迷惑而一直保持空白。长此以往,我国汽车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且永难弥补。

相关热词搜索:油耗内幕新车

上一篇:大众利润率提升40%,是偷工减料了么
下一篇:为什么北京的大风,都刮不走众泰“员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