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评论 > 正文

旅行车市场惨淡 宝骏为何要推310W?

来源:新车新技术 | 2017-06-16 09:08:53
友商们在轿车领域混战时,宝骏推出了7座MPV宝骏730;友商们不断用SUV冲击十万元自主品牌天花板时,宝骏推出体型大配置高的宝骏560;友商们不断发布MPV概念欲进入MPV市场时,宝骏回过头来发布310进军渐渐被友商们放弃的入门级轿车市场。

在推新车这件事上,宝骏一向不爱随大流。

友商们在轿车领域混战时,宝骏推出了7座MPV宝骏730;友商们不断用SUV冲击十万元自主品牌天花板时,宝骏推出体型大配置高的宝骏560;友商们不断发布MPV概念欲进入MPV市场时,宝骏回过头来发布310进军渐渐被友商们放弃的入门级轿车市场。

这还没完,宝骏又看上了家轿市场,于是祭出了上海车展亮相、将在下月推向市场的310W。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宝骏称之为新家轿,但310W并非与310严格对应的三厢版,而是一辆货真价实的大屁股旅行车。

宝骏也要玩情怀?

显然不是。国内旅行车拥趸看似多,但为信仰掏钱者少,众多喜爱者是叶公好龙,在乎的是“与乃们普通人品味不同”的小众文艺或“我知道贵,但我买得起”的逼格满满,不到7万元的宝骏310W(没看错,这是剧透)显然成为不了文青们心中的远方,何况市场的蛋糕也小的可怜。

宝骏对市场的研判也是如此,310W的目标群体并非车圈儿文青,而是以小城奋斗族、城际新移民为主。选择旅行车的车身形式,是因为更看好其超强的实用性,既能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超大的内部空间。

这样的车更容易吸引那些从前属于五菱小面客户的个体小业主、70/80后小城家庭,给努力奋斗的自己买辆轿车做礼物既舒服又显得有面儿,出门给店里配货送货、带好年货礼物回老家或经常搬家时也不会显得中看不中用。所以,宝骏认为这样的车一定有市场。

需求差一点,设计差千里

相应的,310W在设计上与310有了极大的不同。从车头看,二者确实没什么差异,都是宝骏家族式的国字脸,四平八稳追求中式大气。转到车身侧面,才看出两者的差异岂止一个W尾标那么简单。

310主要卖给年轻人做代步车,因此理念是空间够用就行,而310W的理念是够用才行,因此轴距比前者长了足足20厘米,达到了2.75米,比朗逸、卡罗拉、英朗这些家轿长处不少,甚至君威、大众CC、本田思铂睿还长。

车身更是比310长了60厘米(两尺啊亲),达到了4.62米,相当于多放一排24寸行李箱。长轴距和长车身不仅令310W显得很秀气,更令后排乘坐空间相比310有了质的飞跃,翘起二郎腿不成问题。

后备厢是310W的另一个亮点。310W的后备厢盖和310设计完全不同,最显眼的就是尾灯全部设计在后备厢盖上,这样的好处就是后备厢盖非常大,像一个蚌壳一样覆盖了车尾的上半部,打开后发现开口巨大,门槛也低,取放大件物品不会有不断调整角度还塞不进小舱门的窘迫。

打开后备厢盖后即可看到空旷的后备厢。首先740升的空间实在是大,不要说放普通行李,买个大型盆栽放进去也毫不费力,毕竟CR-V、途观的后备厢也不过500升的水平。其次,310W的后排可以放平,尽管和后备厢呈一个不太大的阶梯,但此时1460升的空间俨然成为了搬家神器。

当然也有值得批评的地方,即过于空旷。不知是否出于成本考虑,既然考虑到后备厢装载杂物的实用性,为何不学学看似粗犷实则细腻的美式皮卡,在后备厢里布置更多的网兜、隔断、固定带和固定钩,再把地板换成防滑防污染可冲洗的材料呢?

机械层面,还是熟悉的味道

除了这些针对空间的设计,310W和310还是有极大的相似性。动力同样为1.2或1.5升发动机搭配6速手动变速箱。断面宽185的轮胎、前盘后鼓的刹车、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也都和310保持一致。

从理论上说,油门响应、转向手感应该类似,但车重增加、轴距变长导致重心和前轴轴荷的变动一定会让310W转向特性上有变化,考虑载货能力后重新调教的悬挂也一定会让310W在驾驶感受上有所不同。下次试驾后,新车君再把实际感受分享给大家。

内饰和配置方面,310W在皮座椅上下了功夫,菱形花纹看着很有逼格,坐上去也比较柔软,后排座椅角度还可调,很不错。同时作为多媒体系统和倒车影像显示的8英寸中控屏反应很快,操作流畅,略有不足的是返回键偏小。定速巡航等也出现在了配置单里。性价比具体如何则还要等价格公布后再看。

最后说两句

310W的推出,能看出宝骏是家乐意思考且有魄力的企业,但用旅行车的形式能否撬开家轿细分市场的大门还需要市场的检验,至少宝骏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

曾经的马6旅行车、萨博93旅行车、斯巴鲁力狮旅行车都黯然收场,中华骏捷旅行车囿于过高的价格和那时的市场已被人遗忘,一汽-大众蔚领主打情怀的路线又不具参考性,宝骏310W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如果成功了,宝骏就又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相关热词搜索:旅行车市场宝骏310W

上一篇:特斯拉电动车事故频出,背后到底有何玄机?
下一篇:因乘用车双积分政策 重新布局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