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 正文

边走边思 | 他走了 却给造车新势力留下无限财富

来源:汽车信息网 | 2017-11-01 08:01:23
成功了,是一座灯塔;失败了,也是一座丰碑。 何况现在刚刚开始,尚未到中程,何言胜负。 这个评价适用于万向造电动汽车。

成功了,是一座灯塔;失败了,也是一座丰碑。

何况现在刚刚开始,尚未到中程,何言胜负。

这个评价适用于万向造电动汽车。

过去的18年——恰是阿里巴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18年,万向造电动汽车的每一件事堪称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在摸索和前进的道路上第一个遇到的探索,正因是探路者,万向造电动汽车遭遇的沟沟坎坎、风霜雪雨,不过是闯关者先遇而已。作为闯入无人区和雷区的万向,他身上发生的大小事情都值得跟进者细细琢磨和品味。

一代商儒乘鹤西去,一种精神光芒全球。正如马云追忆文章所说:1969年,多数人还不知道市场经济是什么的时候,鲁老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工厂;1984年,多数人还不知道国外长什么样的时候,鲁老已经把产品出口到了美国;上世纪末,多数人刚开始走出国门的时候,鲁老的企业已经在海外站稳了脚跟,走出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第一步。前不久有人送我一句话,多数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数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我觉得这句话用在鲁老身上再合适不过!

万向集团的前身是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与东风同龄,创始人鲁冠球当年以摆地摊创业起家,到2002年已拥有32家经济实体、资产80多亿元、员工万余人。当时,鲁冠球说等万向能拿出100亿元的时候肯定要造汽车。实际上,早在1999年6月,万向就成立电动汽车开发中心筹备组,初步拟定与整车厂联合发展电动车思路,万向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进入国家863计划。彼时,除二汽老总认识到新能源汽车重要性和必要性——1年多后才决定成立电动车公司外,如今渐成气候的比亚迪、特斯拉等还不知怀胎在何处。

2002年,鲁冠球获杭州市委市府300万元特殊贡献奖,鲁承诺:我要为杭州人民造一辆纯电动汽车,大气、大方、没有污染,大家都买得起、都喜欢。这可能是他无意中透露的造车宣言。因为当年5月14日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一行访问东风时没透露半点风声,当记者追问伟鼎总裁万向造车时间表时,他三缄其口:“我们现在不愿谈这些问题,因为它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万向在造车上真是“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

今天,鲁冠球先生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造车思想和造车精神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首先,他留下“等万向能拿出100亿元的时候肯定要造汽车”的清醒判断。众所周知,汽车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高科技企业,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说造车需要两三百亿元资金并非吓唬人,贾跃亭的乐视造车不就停滞甚至夭折在在没持续投入的巨款资金吗?!

要知道,鲁老先生早在15年前就说过要拿出100亿元才能造车,15年前的100亿元相当现在的多少个100亿元,相信大家都能品味到老人家当时的内功和睿智。正因此,2014年鲁冠放话:我会把万向挣到的每一分收入都用来制造电动车,我会大量烧钱,直到成功或者万向崩盘为止。

话是这么说的,钱也是这么花的。务实、沉默、隐忍、低调14年后,浙商鲁冠球、鲁伟鼎父子领导的万向集团开始造车了:已规划5万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基地,此前一直声称不会贸然进军整车制造领域的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军大佬——万向,第6个“不声不响”拿到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势力。万向端出的第一轮造车投资是27.5亿元。万向自1999年启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项目,到2016年底获得发改委审批,累计投资超过100亿元。2017年1月,鲁冠球说,万向天天在烧钱,坚持下来了。如今的万向新能源客车上市、乘用车资质获批,证明万向造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其次,他留下“新能源汽车,我一定要搞下去,我搞不成,我儿子搞,儿子搞不成,还有孙子。一定要搞下去,一定要搞成功”的决心。

发展新能源汽车对哪一个国家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事业,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就像39年前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那样——摸着石头过河,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复杂过程,必须要好好回顾和总结经验与教训,尤其要认真研究国际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的新动向,与时俱进、与世俱进、与势俱进、与市俱进。

如果到204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面开始替代传统燃油车,那时鲁伟鼎已近60岁,真是灵验了鲁冠球“子子孙孙造车不止”的愚公精神。

第三,他留下“以日创利润额定最高年薪”的员工激励机制。据悉,上个世纪70年代,万向的日创利润额是1万元,那个时候最高收入1万元是销售人员,要知道万元户可是80年代的时髦词。上个世纪80年代,万向日创最高利润是10万元,那个时候员工最高收入是10万元,拥有者是工厂管理者;90年代,万向日创利润100万元,拿100万元年薪的是职业经理人。2001年万向日创最高利润400万元时,拿到400万元年薪的还是职业经理人。到2010年万向日创利润1000万元时,拿到千万年薪的可能是科技人员。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又是薪酬的竞争。如今,很多传统汽车企业的人才在向造车新势力流动,这是正常的流动,说明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充分的竞争必然会产生资金和人才的流动,社会在不断进步,汽车产业在不断发展,各种要素的组合就会按照市场来进行流通和配置。一些汽车新兴企业目前急需人才,特别是那些掌握传统造车流程、掌握传统汽车技术、熟悉汽车营销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新企业得到认可和收入增长,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不论是“弹丸之地”的宁德聚集大量的研发动力电池的院士、博士,还是最具创新活力的长江汽车专门成立三电技术研究院、轻量化研究院和车联网研究公司,这些人才储备和发展,都是为了长期规划、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

相关热词搜索:走边势力财富

上一篇:广州车展热度高 但这几款新车要抢在车展前上市了
下一篇:超吉联赛:没有赛车驾照也能上赛道的专业级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