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 正文

论造纯电动车,不吹不“黑”,就服这些车企!

来源:汽车信息网 | 2017-06-23 08:17:09
这几天,特斯拉国产的新闻引得众多媒体刷屏讨论,若真如外界所传,特斯拉与非车企合作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那么特斯拉也将与江淮大众走相同的“路”,向发改委申请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审批工作。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 这几天,特斯拉国产的新闻引得众多媒体刷屏讨论,若真如外界所传,特斯拉与非车企合作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那么特斯拉也将与江淮大众走相同的“路”,向发改委申请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审批工作。

而除了特斯拉国产外,众多造车势力如同雨后春笋般涌进新能源车市,不仅有传统车企另起炉灶,零部件公司、低速电动车、汽车供应商等纷纷跨界造车,并且方向是纯电动汽车。

根据统计,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共有13个全新品牌诞生,共存的车型品牌超过了400个。根据消息,今年第一个汽车品牌——君马即将诞生,且公司研发方向是新能源汽车,据悉,君马汽车是众泰控股股东旗下又一新汽车品牌,并将于下周在雄安新区召开发布会。

相对于传统车企开辟的新领域,忽然冒出来的车企不仅鲜有耳闻,还拿到了发改委提供的生产资质。到底为何忽然有这么多不为熟知的企业拿到准生证?这些企业在决定造车之前都是什么出身呢?

地方政府的促进

目前,已经有十五家企业获得发改委审批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除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外,新出现的10余家企业背后也有地方政府的身影。

在这场造车运动中,地方政府热情高涨地在背后促进地方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有业内人士分析地方政府的这种行为是由于燃油车发展的时代没赶上,所以出现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机会时,无论如何要搭上。

比如旗下车型已经进入工信部目录即将量产上市的云度汽车,股东里不仅有福建汽车工业集团,还有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背后是福建莆田市。同样,江苏敏安的股东里也有江苏淮安开发控股有限公司,而背后是江苏淮安市。

在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里,即便是没有地方政府直接参股,也在审批之初就与地方政府达成利益。比如陆地方舟,早在2010年便与佛山市高明区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当地建设总投资25亿元产能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2015年,佛山市政府专门组织召开陆地方舟项目工作会议,市领导明确表示,各方都要以“资质通过、项目建成”作为共同目标。

汽车零部件公司转型造车

15家已经获得生产资质的新能源企业中,除上述传统车企转型、地方政府支持外,汽车零部件公司转型造车也不在少数,占比36%。

比如长江EV是中聚电池通过并购杭州客车厂后进入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前途汽车是母公司长城华冠汽车从事设计和工程业务衍生发展而获取生产资质,万向集团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是中国最大的零部件集团通过海外收购核心电池A123系统和菲斯科汽车,然后再进行国产化而实现。

在传统车企中,还有江铃新能源和小康重庆金康新能源从主机厂跨界进入新能源乘用车业务。重庆小康是商用车、摩托车和发动机、减震器制造商跨界进入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而江铃集团是从商用车制造跨界进入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这类企业占获得资质企业总数的14%。

从背景上看,拿到资质的15家企业中,8家有传统整车企业背景,零部件厂商3家,低速电动车转型企业、车辆设计、能源供应商各1家。互联网背景的企业无一入局。而这15家企业,既有以前业界公认在新能言汽车领域发展多年的企业,也有一些不为熟知的陌生面孔,这些面孔的技术水平、量产能力与资金运转能力如何,是否都真正达标发改委《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一直是业内外关心的问题。

最后,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即便是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也并非一劳永逸,实现盈利的路还很漫长,而就目前的审批情势看,没有获批的企业未来将更难获取。

相关热词搜索:电动车车企

上一篇:试全新宝马5系 这款“小7系”到底是更宝马还是更奔驰?
下一篇:特斯拉国产:一日三变,好一出反转大戏!